衡阳产业转移谱华章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4日

来源:湖南日报

阅读:1547次

 衡阳篇

    相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故衡阳又雅称“雁城”,素有“寰中佳丽”之美誉。

    “开放如棋,风云变幻”。

    正如衡阳市委书记李亿龙所说,开放发展是衡阳的硬道理。占据着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有利地位,衡阳站在了更高的起点,拥有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从正式获批承接转移示范区的那一天,湘南中心衡阳如何在这盘开放战略的大棋盘上运筹帷幄?如何为产业承接示范区更添光彩?

    作为我省第二大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地,衡阳瞄准“工业重镇、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宜居家园”的总目标,实施“开放带动、基础先行、兴工强农、创新发展”的战略,承接产业转移取得重大进展,社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大平台成就大开放

    在阵阵掌声中,一辆辆集装箱货车缓缓驶入检查卡口,2014年9月9日,设在衡阳市白沙洲工业园,占地面积2.57平方公里,总投资达27.4亿元的衡阳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这是我省第一个综合保税区建成通过国家正式验收并封关运行。

    衡阳综合保税区的运行与全省第二家、湘南首家“无水港”、衡阳公路口岸、“五定班列”一起共同组成衡阳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此外,铁路口岸建设的前期工作已紧锣密鼓地展开。

    随着承接产业的持续发展,“量”的递增与“质”的提升被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提升承接的载体,突出产业特色成为目前及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2年,产业承接示范区启动的第二个年头,衡阳市高新区获批成立的20年之际,终成功升级为湘南首个国家级高新区。按规划,衡阳高新区将全力打造湘南地区科技创新的综合示范区、产业技术转移升级的承载区、现代化的和谐新城区,力争到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11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50亿元。

    松木工业园获批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为拉伸产业链还依托相关企业建立了特变电工、金杯电缆、紫光古汉等特色产业园,覆盖至产业链各个环节,特变电工现成为全球特高压输变电领军企业。

    开放畅达的对外通道不仅向外展示衡阳对外开放的决心与诚意,更大大提高了其承接产业转移的实际能力。目前,由“高速、高铁、水运、航空”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全面建成,国内外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源源不断涌入。 

    依托健全、完备的交通网络系统,衡阳的主要园区、开放平台均靠近交通要津。  

    据数据统计,至目前为止全市工业园区累计建成面积达113平方公里,累计建成标准厂房及配套、附属设施1200余万平方米,吸引了400多家企业入驻。  

    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衡阳工业园区后,如何更有效地带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衡阳坚持走“以科技立业、以科技兴业”的路子。目前正加紧启动衡山科学城建设。2014年,衡阳科学城建设加快步伐,创建以移动互联网技术研发、制造及应用为先导,以企业总部、研发创新服务、高端制造和新城建设为主要内容,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为主导产业。  

    衡阳科学城以研发基地和总部经济为主体,成为“加快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市”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战略平台。

    今天,当投资者再走进衡阳,雁城的古朴文化底蕴依旧,但城市功能增强,城乡环境优美,让人不禁感叹:“这里真是风水宝地!”

     大项目支撑大建设

    一脉相承的“项目为王”精神,是衡阳的发展动车的强大引擎。携手战略投资者,打牢项目桩基,锻造衡阳招商“雁阵”——有了这些,衡阳才更有底气支撑大建设。

    按照“谋划一批、对接一批、签约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衡阳正着力以大项目、好项目来打造湘南示范区的核心区。

    大项目引领示范明显。深圳华南城投资120亿元的华耀城项目落户该市,建设进展较快,现已开始对外招商。水口山金铜综合回收产业升级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69亿元,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转移项目在示范区内落地生根,见效较快。共创光伏、华菱重卡、衡泰机械装备制造、中科光电一期、鸿富锦精密模具等一批轻、重工业企业先后落户于示范区并以惊人的速度建成投产。

    电子产业的领头羊富士康来了!2011年8月19日,富士康(衡阳)工业园奠基仪式在衡阳市白沙洲工业园区隆重举行。这是富士康在内地省会城市之外布下的第一棋。

    全球知名的信息产业巨头中兴通讯也来了!中兴网信“全球共享服务中心”一期已建成并正式运营,成为衡阳总部经济的代表作。

    站在对未来产业经济走向的准确把握的高度,示范区在建项目更注重质量的提高。懿科科技、众友导电滑环、泽亚电子、盛元半导体、“恒天九五”产业园、海克新能源、中航标准件等一批投资较大、产业属性属于较高行列的工业项目正积极推进。

    2014年6月,“沪洽周”在上海举行,本次参会的衡阳以便利的交通优势、崭新的城市形象和强劲的发展态势成功引进了省内首家国际名品免税店、德国梅塞尔工业气体生产、黄金玉器珠宝工艺加工等重大项目,而红星美凯龙、深圳海吉星等项目亦进入洽谈阶段。从2008年至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在衡阳投资企业已达百余家,成为推动衡阳发展的重要力量。

    承接产业转移在未来将有怎样的走势与发展?从哪些途径才能为衡阳的产业承接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目前,衡阳正合力推进几大板块建设:以高新开发区和衡山科学城为主的高新技术板块;以白沙洲工业园区、松木经开区和水口山循环经济园为主的现代制造板块;以“两岸新区”、华耀城为主的商贸服务板块;以南岳为龙头的文化旅游板块。几大板块定位明确,并行有序。

      大环境营造大氛围

    从要素支撑、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促进、市场开拓到综合服务和物流等平台,衡阳大力加强各方面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贴心的保姆式服务与良好的投资环境。

    以服务者的姿态,着眼长远发展、立足雁城实际,衡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承接产业转移支持政策,实施重大项目引进激励机制。

    短短三年,衡阳市财政支持示范区建设直接投入累计超过5亿元。对项目建设实行“领导负责制、定期调度制、跟踪服务制、问题交办制、责任追究制”五制并举,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产业转移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高精尖人才资源的投入。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圣小珍教授出任湖南天雁机械的增压器总工程师,留美博士后李廷凯担纲湖南共创光伏的首席科学家兼技术总监,一批高端人才投身衡阳示范区建设,其数量和人才总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今年9月末,衡阳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已达2359亿元,证券、期货交易额全省第二,天雁机械在上海上市,金化高容、天衡股份等企业在新三板交易,凯信化工在湖南股权交易所挂牌,天启生物科技与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正式签约,“新三板”上市企业数量和在审企业数量全省第二,南岳电控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登陆A股市场。

    正是由于大湘南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进一步完善,衡阳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更上层楼。

    能否提供便利快捷的政务服务是示范区在产业转移竞争中的核心软实力。为此,衡阳实行了重大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全程代办、跟踪服务、联合年检等措施,依法取消、下放、封存了一批行政审批项目,政务服务效率明显提高。

      大发展谋划大篇章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衡阳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速度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从总体来看,2013年,全市完成GDP 2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首次突破2000亿元。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木经济开发区和白沙洲工业园在内的“两区一园”完成财政总收入34.25亿元,增长39.3%,超过全市增长速度。

    “扩大开放是内陆地区实现崛起的必由之路,湖南要全面推进四化两型,争当中部排头兵,必须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

    从2011年到今年9月末,全市审批外资项目406个,实际利用外资24.54亿美元,连年居全省前三位;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7.09亿美元,其中转移企业所占的外贸份额从2011年的3.3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11.3亿美元。外贸交易额增加的同时,衡阳更注重改善、优化外贸结构,今年电子信息类产品已占进出口额的一半以上。

    “创新为企业与地方经济带来新的生命力,离开创新,任何产业都将走入夕阳时代。”创新能力的提高被视为激发承接产业活力的核心要素。去年,衡阳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近3年,全市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授权国家专利3680件,授权国际专利8件,排名全省前列。

    企业通过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中科院湖南技术转移中心等高校院所签订的100余个产学研合作项目、200多个校企合作攻关项目,借助高校的优秀科研力量,为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质量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